苏州借钱不还,找对方父母要钱靠谱吗?
当遇到借钱不还的情况,告知其父母并希望对方父母帮忙还钱,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,既要顾及情理,也要把握好分寸。以下从不同角度分析这种做法的可行性与注意事项。
借钱不还,找对方父母要钱靠谱吗?
催债电话拨到第三十次时,听筒里传来的忙音像根钝刺,扎得人心里发闷。看着微信里“已读不回”的灰色头像,突然冒出个念头:找他父母说说?这个想法刚冒出来就被自己压下去——都是成年人了,找长辈要钱,是不是太没分寸?可转念一想,那笔钱是我省吃俭用攒下的应急款,难道就这么打水漂?
找父母要钱,先看“债务人年龄”
二十岁出头的小王遇到过更尴尬的事。他给大学同学借了五千块,对方毕业后换了手机号玩消失。小王通过辅导员找到对方父母的联系方式,电话里刚说明来意,阿姨就哭了:“这孩子天天说在实习,原来在外面瞎混!”挂了电话没半小时,对方母亲就转来了钱,还反复道歉。后来才知道,借款人是“月光族”,父母根本不知道他欠着外债。
但对三十岁以上的债务人来说,父母往往难有约束力。做建材生意的老周就碰过壁,他给合作伙伴垫了三万块货款,对方拖着不还。找到其父母家时,老爷子坐在轮椅上叹气:“他结婚后就没跟我们要过钱,家里的事插不上手。”最后不仅没要到钱,还落了个“逼老人”的名声。法律上,成年子女的债务属于个人责任,父母没有代偿义务,找他们要钱更多是“情理施压”,而非“法律强制”。
开口前,先掂量“关系亲疏”
同事小李的做法更讲究策略。他给发小借了两万块,对方以“投资失败”为由拖欠半年。小李没直接提还钱,而是买了些水果去发小父母家串门,闲聊时说自己最近要交房租、还信用卡,愁得睡不着。阿姨是看着小李长大的,听出话里的难处,当天就把儿子叫回家训了一顿,第二天钱就还上了。
但对不太熟悉的人,这种方式可能适得其反。设计师张姐曾给客户借过一万块,对方失联后,她找到对方父母家,刚拿出转账记录,就被赶了出来:“谁知道你们是不是合伙骗老人?我儿子那么老实,怎么会借钱不还?”原来对方一直跟父母说自己事业有成,张姐的出现戳破了谎言,反而激化了矛盾。
关键是“怎么说”,不是“说什么”
找对方父母沟通时,最忌讳一上来就指责“你儿子是骗子”。正确的做法是陈述事实:“阿姨,去年X月X日,您儿子说要周转生意,我借了他X万块,有转账记录。现在我联系不上他,您要是方便的话,能不能帮我问问?”把“要钱”换成“求助”,给对方留足台阶。
更重要的是带齐证据。无论是借条照片还是聊天记录,清晰的凭证能证明你不是无理取闹。做销售的小赵就吃过没证据的亏,他给客户借了钱没打条,找到对方父母时,对方反说他“想讹钱”,最后只能自认倒霉。此外,千万别说“不还钱就怎样”的狠话,给老人施压可能涉嫌骚扰,得不偿失。
这些情况,建议别找父母
如果债务人本身和父母关系恶劣(比如早已断绝来往),找其父母不仅没用,还可能引发新的纠纷。曾有案例中,借款人从小被收养,与养父母关系紧张,债主找到养父母家要钱,反被起诉侵犯隐私。若对方父母年事已高、身体不好,也需格外谨慎——去年有债主上门催债,导致债务人父亲心脏病发作,最终闹到法院,债主虽没被追责,却背了沉重的心理负担。
其实,找父母要钱更像“最后的无奈之举”,前提是已经尝试过所有直接沟通的方式。若对方父母愿意帮忙,最好让他们督促债务人补写借条或制定还款计划;若对方明确拒绝,也别纠缠,不如整理证据去法院起诉。毕竟,成年人的债务终究要自己扛,找长辈施压或许能解一时之急,却难断根本问题。
说到底,借钱时看的是情分,还钱时见的是人品。找对方父母要钱,更像是对这段关系的最后试探——能通过长辈化解的矛盾,往往还没到彻底撕破脸的地步;而连父母都不愿出面的债务,或许从一开始就不该借出去。
最新资讯
[11-24]+承包方不给工资怎么办
[11-20]+工地老板欠工资不给怎么办没合同没欠条
[11-15]+欠钱起诉就一张欠条能胜诉吗
[11-13]+工资被拖欠老板跑了怎么解决
[08-14]+苏州借钱不还,找对方父母要钱靠谱吗?
[08-13]+苏州没钱还债可以拿什么抵债?
[08-12]+苏州前女友借钱未还,如何体面追讨?
[08-11]+苏州财产保全要多少钱作担保?
上一篇: 苏州没钱还债可以拿什么抵债?
下一篇: 已经没有了
联系人:杨经理 电话: 15961489718
地址:苏州市虎丘区、吴中区、相城区、姑苏区、吴江区皆有服务点